我们冬至的习俗有
我们冬至的习俗有
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年四季中的第四个节气,冬至后的八十一天,也就是冬至节气的前后几天,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节,也是冬藏的时节。冬至节的习俗有很多,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冬至的习俗吧。
冬至习俗之吃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节气时,对于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吃饺子了。相信大家对于吃饺子已经是非常熟悉的了,但是吃饺子不仅是为了好吃,更重要的是吃饺子是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一种民间说法。这种说法流传下来的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在东汉时南阳邓州人医圣张仲景,看见人们在冬至的天气里耳朵容易被冻伤,所以发明了娇耳这种吃食,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医圣,人们在冬至节气这一天吃饺子就成为了我们现在的习俗了。
冬至习俗之吃汤圆
除了吃饺子之外,在南方地区冬至节气的时候还有吃汤圆的习俗。古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这天会有人专门在家制作汤圆,有的人会买一些糖和芝麻之类的放在汤圆里面包好,有的人则会在家里自己制作汤圆。这汤圆有着团圆和甜蜜的寓意,在这一天里,家人们围在一起吃上一碗热乎乎的汤圆的话,不仅能够让家人团聚在一起,更加的和睦相处,还能够在寒冷的冬天里吃上一碗热汤圆的温暖感觉。
冬至习俗之祭祖
在我国的江南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祖的习俗。在古时候,因为交通和通讯等之类的技术原因,许多的人们在外谋生的话都不能够及时的回到家里看望亲人,因此每逢到了冬至节气的时候,家人们就会纷纷的回到家里来祭祖,给祖先们送东西和拜祭等等之类的一些活动。到了明、清时期之后,这种祭祖的习俗逐渐的开始在社会上出现并且成为了一种固定的形式,从而形成了一种从南到北过冬至节气的时候都要祭祖的风气。
冬至习俗之九九消寒
除了以上的这些习俗之外,在民间还流传着一种叫做九九消寒的习俗。九九消寒的具体作法是:将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这九个繁体字分别组成一句四言诗并且每个字都代表着九天的一种说法。从冬至这一天开始算起,每天都会选出一个字来代表当天的天气情况。而且每天都会有一个人专门来唱这天气情况的一首诗,比如说如果当天的天气是晴天的话那么就可以唱为:一天冻到百消风,如果当天的天气是阴天的话则唱为:九日滩头有信风,以此类推下去就可以。等过完了一个月之后就可以统计出这个月里面唱了多少次的歌了。而根据这个歌谣的次数就可以判断出春天的来临时间了。
以上就是一些冬至的习俗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