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纪月法演算
天干地支纪月法演算
我把公式给你日天干地支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的公式为:g=4C+[C/4]+[5y]+[y/4]+[3*(m+1)/5]+d-3z=8C+[C/4]+[5y]+[y/4]+[3*(m+1)/5]+d+7+i其中c是世纪数减1。奇数月i=0,偶数月i=6,年份前两位,y是年份后两位,M是月份,d是日数。[]表示取整数天干地支纪日计算方法天干地支纪月法演算。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因此C和y也要按上一年的年份来取值。g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如果先求得了g,那么z=g+4C+10+i(奇数月i=0,偶数月i=6)如:2009年7月16日G=80+5+45+2+4+16-3=149余数为9,天干是「壬」Z=149+80+10+0=239余数为11,地支是「戌」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天干地支纪年如何计算天干地支纪年法的计算公式。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怎样推算日子的天干地支。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历的近似换算从已知的公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天干:年份10,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得数即为天干顺序数-3地支:年份12,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得数即为地支顺序数-3。把天干数和地支数合并起来,即为所求的干支年份。、天干地支纪月干支纪月时,1月是寅月,依次下排天干地支纪年法计算器。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月地支甲或己年乙或庚年丙或辛年丁或壬年戊或癸年寅月立春惊蛰雨水正月2月丙寅月戊寅月庚寅月壬寅月甲寅月卯月惊蛰清明春分二月3月丁卯月己卯月辛卯月癸卯月乙卯月辰月清明立夏谷雨三月4月戊辰月庚辰月壬辰月甲辰月丙辰月巳月立夏芒种小满四月5月己巳月辛巳月癸巳月乙巳月丁巳月午月芒种小暑夏至五月6月庚午月壬午月甲午月丙午月戊午月未月小暑立秋大暑六月7月辛未月癸未月乙未月丁未月己未月申月立秋白露处暑七月8月壬申月甲申月丙申月戊申月庚申月酉月白露寒露秋分八月9月癸酉月乙酉月丁酉月己酉月辛酉月戌月寒露立冬霜降九月10月甲戌月丙戌月戊戌月庚戌月壬戌月亥月立冬大雪小雪十月11月乙亥月丁亥月己亥月辛亥月癸亥月子月大雪小寒冬至十一月12月丙子月戊子月庚子月壬子月甲子月丑月小寒立春大寒十二月1月丁丑月己丑月辛丑月癸丑月乙丑月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的公式为:G=4C+[C/4]+5y+[y/4]+[3*(M+1)/5]+d-3Z=8C+[C/4]+5y+[y/4]+[3*(M+1)/5]+d+7+i其中C是世纪数减一,y是年份后两位,M是月份,d是日数。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天干地支纪年法计算器天干地支纪年法计算器。奇数月i=0,偶数月i=6天干地支纪日怎么知道是什么日天干地支纪年法的计算公式。G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计算时带[]的数表示取整。例如:查2006年4月1日的干支日。将数值代入计算公式。G=4*20+[20/4]+5*06+[06/4]+[3*(4+1)/5]+1-3=197除以10余数为7,天干的第7位是庚。Z=8*20+[20/4]+5*06+[06/4]+[3*(4+1)/5]+1+7+6=213除以12余数为9,地支的第9位是申。答案是:2006年4月1日的干支日是庚申日天干地支纪时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甲或己乙或庚丙或辛丁或壬戊或癸子时23时1时甲子时丙子时戊子时庚子时壬子时丑时1时3时乙丑时丁丑时己丑时辛丑时癸丑时寅时3时5时丙寅时戊寅时庚寅时壬寅时甲寅时卯时5时7时丁卯时己卯时辛卯时癸卯时乙卯时辰时7时9时戊辰时庚辰时壬辰时甲辰时丙辰时巳时9时11时己巳时辛巳时癸巳时乙巳时丁巳时午时11时13时庚午时壬午时甲午时丙午时戊午时未时13时15时辛未时癸未时乙未时丁未时己未时申时15时17时壬申时甲申时丙申时戊申时庚申时酉时17时19时癸酉时乙酉时丁酉时己酉时辛酉时戌时19时21时甲戌时丙戌时戊戌时庚戌时壬戌时亥时21时23时乙亥时丁亥时己亥时辛亥时癸亥时
干支纪年法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天干地支纪日怎么计算。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环下去。例如1929年是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农历己巳年。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便是干支年纪天干地支纪日怎么知道是什么日。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于支序号数加60。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3=8。查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又如求1983年干支:198360=33余3,干支序号=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该年为癸亥天干地支纪年法计算器。干支纪月法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干支纪日法甲炎了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天干地支纪年如何计算。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干支纪时法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时的天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任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知道了子时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
天干地支纪年月日的计算方法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天干地支年月日计算法天干地支纪年如何计算。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天干地支纪月法演算。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历的近似换算从已知的公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天干:年份10,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得数即为天干顺序数-3地支:年份12,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得数即为地支顺序数-3。把天干数和地支数合并起来,即为所求的干支年份。、天干地支纪月干支纪月时,1月是寅月,依次下排。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天干地支纪日计算方法。月地支甲或己年乙或庚年丙或辛年丁或壬年戊或癸年寅月立春惊蛰雨水正月2月丙寅月戊寅月庚寅月壬寅月甲寅月卯月惊蛰清明春分二月3月丁卯月己卯月辛卯月癸卯月乙卯月辰月清明立夏谷雨三月4月戊辰月庚辰月壬辰月甲辰月丙辰月巳月立夏芒种小满四月5月己巳月辛巳月癸巳月乙巳月丁巳月午月芒种小暑夏至五月6月庚午月壬午月甲午月丙午月戊午月未月小暑立秋大暑六月7月辛未月癸未月乙未月丁未月己未月申月立秋白露处暑七月8月壬申月甲申月丙申月戊申月庚申月酉月白露寒露秋分八月9月癸酉月乙酉月丁酉月己酉月辛酉月戌月寒露立冬霜降九月10月甲戌月丙戌月戊戌月庚戌月壬戌月亥月立冬大雪小雪十月11月乙亥月丁亥月己亥月辛亥月癸亥月子月大雪小寒冬至十一月12月丙子月戊子月庚子月壬子月甲子月丑月小寒立春大寒十二月1月丁丑月己丑月辛丑月癸丑月乙丑月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的公式为:G=4C+[C/4]+5y+[y/4]+[3*(M+1)/5]+d-3Z=8C+[C/4]+5y+[y/4]+[3*(M+1)/5]+d+7+i其中C是世纪数减一,y是年份后两位,M是月份,d是日数天干地支纪日计算方法。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奇数月i=0,偶数月i=6。G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天干地支纪日怎么计算。计算时带[]的数表示取整。例如:查2006年4月1日的干支日。将数值代入计算公式天干地支纪年法的计算公式。G=4*20+[20/4]+5*06+[06/4]+[3*(4+1)/5]+1-3=197除以10余数为7,天干的第7位是庚。Z=8*20+[20/4]+5*06+[06/4]+[3*(4+1)/5]+1+7+6=213除以12余数为9,地支的第9位是申天干地支纪年法的计算公式。答案是:2006年4月1日的干支日是庚申日天干地支纪时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甲或己乙或庚丙或辛丁或壬戊或癸子时23时1时甲子时丙子时戊子时庚子时壬子时丑时1时3时乙丑时丁丑时己丑时辛丑时癸丑时寅时3时5时丙寅时戊寅时庚寅时壬寅时甲寅时卯时5时7时丁卯时己卯时辛卯时癸卯时乙卯时辰时7时9时戊辰时庚辰时壬辰时甲辰时丙辰时巳时9时11时己巳时辛巳时癸巳时乙巳时丁巳时午时11时13时庚午时壬午时甲午时丙午时戊午时未时13时15时辛未时癸未时乙未时丁未时己未时申时15时17时壬申时甲申时丙申时戊申时庚申时酉时17时19时癸酉时乙酉时丁酉时己酉时辛酉时戌时19时21时甲戌时丙戌时戊戌时庚戌时壬戌时亥时21时23时乙亥时丁亥时己亥时辛亥时癸亥时
我把公式给你日天干地支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的公式为:g=4C+[C/4]+[5y]+[y/4]+[3*(m+1)/5]+d-3z=8C+[C/4]+[5y]+[y/4]+[3*(m+1)/5]+d+7+i其中c是世纪数减1。奇数月i=0,偶数月i=6,年份前两位,y是年份后两位,M是月份,d是日数天干地支纪年如何计算。[]表示取整数。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因此C和y也要按上一年的年份来取值。g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天干地支纪年如何计算。如果先求得了g,那么z=g+4C+10+i(奇数月i=0,偶数月i=6)如:2009年7月16日G=80+5+45+2+4+16-3=149余数为9,天干是「壬」Z=149+80+10+0=239余数为11,地支是「戌」
干支纪年法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天干地支纪年如何计算。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环下去。例如1929年是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农历己巳年。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便是干支年纪天干地支纪月法演算。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于支序号数加60。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3=8。查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又如求1983年干支:198360=33余3,干支序号=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该年为癸亥天干地支纪日计算方法。干支纪月法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干支纪日法甲炎了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天干地支年月日计算法。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干支纪时法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时的天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任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知道了子时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
好了,关于天干地支纪月法演算问题,今天就讲到这里,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对大家的问题有所帮助。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